初中中史教科書審閱建議
Prof. Dennis CHENG(鄭吉雄教授)
《新探索中國史》,齡記出版社。
漢代歷史在「中國史」課程中應該如何論述,與所有其他朝代史的論述情形相同。史學方法常有「詳近略遠」的理論,意思是離我們遙遠的上古時期,從遠距離觀察,介紹一些梗概,就已經足夠;相對地,我們應當對於近現代的歷史觀察得更細膩。但坦白說,這只是停留在常識的層面的講法。「詳近略遠」本身並沒有大問題。關鍵是當中的選擇︰要「詳」哪些內容而「略」哪些內容?要透過抛棄哪些古代史的材料與論述,去呈現一個什麼樣的框架?最終要達到何種教育和學習的目的(outcome)?
近年歷史專業的老師常常說看古代史可以不再盯著「治亂興衰」,要多講文化、經濟、交通……等其他「政治史」以外的元素。但我們要想深一層,「治亂興衰」要完全拿掉嗎?它真的一無是處嗎?還是應該要保留若干部分?那麼又要保留哪些部分?以「漢代」為例,初中中史教科書仍保留了「戚宦政治」(第三章),但是,今天國家政體不再有「帝王」照道理也不會有「外戚」,政府機構從中央到地方也已經再沒有「宦官」。知不知道「戚宦政治」似乎並不重要。或者在漢代和唐代歷史教科書中選擇一處比較漢唐「戚宦政治」就夠了。但現在漢代教科書仍然大談「戚宦政治」,是不是認為它仍然有現代意義?編者是不是想暗示︰古代帝王的親戚享有特權,主宰著中央政府,導致政治腐敗的負面因素,在二十一世紀仍然以另一種型態存在著?
另方面,中史教科書不能只是平面式地、機械式地將各種史家討論過的主題平列在書中,就盡了責任。這當中應該有清晰的知識信息和教育意義被詳細地鋪陳出來,讓教師能清楚掌握,將知識傳授給學生。譬如第二章強調漢武帝建立了一個「士人政府」而這個「士人政府」是「察舉孝子、廉吏」,是「重德重才」的、(第88頁),怎麼一跳入第三章就引導出「戚宦政治」?難道「士人政府」只是一個史家虛構出來的理想嗎?還是「士人政府」存在缺陷,以至於不但無法遏止外戚、宦官越權干政,甚至引發第99頁所說的「黨錮之禍」?還是一人獨尊的帝王獨裁促成了「士人政府」功能的喪失?這些地方,教科書都沒有清楚交待。教師既缺乏厚實的本科知識作為基礎研判,自然沒有能力應付學生可能的提問。
「延伸部分」2「兩漢的文化發展(道教的形成、科技發明)」非常粗糙。無論從事研究抑或教育教學,「擇精語詳」是最高準則︰選擇要精審,該講詳細的講清楚,不需要講的可以省略。審查人想問︰這個部分為什麼要講「道教」呢?又為什麼講了道教,而不扼要介紹道教的思想呢?不講思想,宗教就只是一些沒有意義的活動──太平道、五斗米道在哪裡興起,創立者是誰等等……。歷史教育,學生即使不記得創立者是誰,網上一蒐即知,反而是「思想」作為「宗教」的核心元素,才是歷史教學的基礎,讓他們能明瞭到原來宗教的力量可以大到足以成為一種社會潮流,讓統治者害怕。隻字不提,完全空白是不能被接受的。
至於第2節「科技發明︰造紙術與天文儀器的發明」(第113頁)也有因襲舊版歷史書的陳腐內容,陳陳相因沒有更新知識的毛病。造紙術實質上是竹簡、絹帛流行了千百年之後,才出現的書寫工具。就現存文物看來,簡、帛留下來的實物遠比紙張多得多,說明了無論是流通的程度抑或保存古代文化的功能(要注意本單元主題是「文化」),竹簡、絹帛較紙張重要得多。至於「天文」關乎這個第2部分的「科技」內容,豈能獨獨講關乎張衡的兩種「儀器」(「渾天儀」和「候風地動儀」),而不講漢人對於天文、曆法的知識(落下閎、司馬遷等訂「太初曆」相關的知識,例如陰曆「月」的長度為29.53日),[1]乃至於漢人如何將天文知識和人間秩序互相投射的特殊思想?(如《史記‧天官書》用「職官」的觀念看待星辰的秩序。又如「星野」或「方野」的觀念,源出古代,見於《漢書‧地理志》與《五行志》,是反過來用星辰的分佈來對應大地的疆域。)這些與古代歷史息息相關的觀念,在歷史上一直被各個朝代所承繼。一直到清代,官員和士子編著數千種地方志,大多有「星野」或「方野」一門,反映了這個古老的傳統綿延之久。這都是歷史教科書裡面應該有所說明的。
以下也臚列一些教科書中值得討論的地方︰
-
第72頁以「秦代」和「現今社會」作比較。審查人認為這種比較太籠統,建議修改,因「現今社會」尚有內地、香港等各地區分別,法制不同。
-
第77頁︰3.2 提及「居於香港地區的越族人,也漸漸受到中原文化影響,文化水平有所提高。」審查人認為這段文字對居港越族人文化水平提高的描述,缺乏文物證據作為支持,不理想。
-
第84頁資料一及二關於「面對逆境」的比較,沒有說服力。審查人認為兩個案例性質差異太大,立足點亦不同,根本無法比較。
-
第88頁介紹「察舉制」。據審查人所知,察舉孝廉,「孝」是私領域的家庭內的標準,「廉」是公領域的政府內的標準。教科書應該清楚區別。
-
第92頁左上角「史事評析」的內容,教科書說︰向四方拓展就必須炫武,避免因炫武而虛耗國力就不宜好大喜功。究竟這二者應如何選擇?此處應講清楚。而且國家採用「中央集權」,有利有弊。中央與地方分權的討論,是歷代史家熱烈討論的課題(例如黃宗羲《明夷待訪錄》有「方鎮」篇討論,顧炎武《亭林文集》亦討論過恢復封建的問題),教科書應該適度採用。
-
第95頁右下角「史事奇趣」評論官員上書要求加賞王莽人數眾多,是「鬧劇」?事實上,中國歷代中下級官員為了表達忠誠,避免惹禍上身,都有類似的行為。這類行為作為一種普遍發生於中國歷史的現象,與其說是「鬧劇」,不如說是「悲劇」,應該認真討論提供學生反思,從當中思考要記取什麼教訓。教科書不應用「鬧劇」二字概括,模糊處理。
-
第115頁除了介紹渾天儀,應該進一步說明漢代天文「蓋天、渾天、宣夜」三家之說。又其中「渾天」說中,究竟張衡理解中的大地是「圓」的還是「平」的,至今仍有爭議。[2]這些都應該考慮。
-
第118頁要學生體驗造紙過程,十分無謂。它的用意似乎是強調中國科技的先進,培養學生對於傳統文化的驕傲。但學習的重點不宜一味自誇,反而應該實事求是地介紹紙張原料品質,如何直接決定其壽命,進而影響到文化傳播的功能,進而讓學生知道現代工業製造的紙張,受限於紙質,保存時間反而遠較古代紙張為短──當然,電子化又取代了紙張成為可保存文化內容更久的媒介。
-
教科書也有個別錯誤,如第64頁說「公元前134年,獨尊儒術,建立士人政府」。實則據《漢書‧武帝紀》,元光二年五月「詔賢良……於是董仲舒、公孫弘等出焉」。元光二年是公元前133年。錯字則有第66頁「復元國力」應作「復原國力」;第69頁「范睢」應該作「范雎」,「雎」注音「音須」是錯的,應該作「音錐」。
[1] 參鄭吉雄︰〈釋天〉,刊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》46,頁63-99。
[2] 《後漢書》李賢注引張衡〈靈憲〉:「天體於陽,故圓以動,地體於陰,故平以靜。」明顯以「天圓」與「地平」相對,毫無疑問是「地平說」;但《晉書‧天文志》記張衡〈渾天儀注〉卻說:「天如雞子,地如雞中黃,孤居於天內,天大而地小。」將大地譬喻為蛋黃,那就不是平面而是立體(圓形)。